跳到主要内容

网络效应

有机会创造出巨大的规模效应、甚至网络效应是互联网企业能够获得高估值的根本原因。能够创造显著网络效应的互联网平台都能够获得相对较长时间的生命力和收益,例如微信、Fackbook 这类社交型平台,随着用户规模的逐渐增大,其竞争力会指数级上涨。网络效应是规模效应的一种。

什么是网络效应?

网络是指点与点之间连接后形成的网状联通结构,效应是指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科学现象。网络效应便是指当网络形成后会发生的现象。当一个新节点加入网络后,会进一步提升老节点的价值获取,新节点也将获取到更具规模的存量价值。当前互联网工作环境里,网络效应往往被理解为一个褒义词,但是要知道,计算机病毒也是具有网络效应的。

当互联网产品网络形成并逐渐壮大时,往往会带来边际成本的快速下降、用户离开成本的不断上升、竞争对手入局的难度持续提高。因此,资本市场在寻找投资标的时往往会先判断该企业是否有机会创造网络效应。

什么样的公司具有正向的网络效应?

社交平台往往具备网络效应,因为平台连接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交友、求职、工作往来,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平台的连接数(社交关系数)也会提升,用户能够获得的价值自然也被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有大量的创业公司希望能够在社交领域获得一席之地的原因。

但难点也恰恰在此,在国内,微信已经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大规模的社交关系,尤其是熟人关系。一个用户要离开微信去一个新平台再一次创造出这样的连接是十分困难的。这些年有不少现象级的社交 App 出现,比如脸萌、啫喱,他们利用新奇的体验获得了爆发式的关注度,跨过了第一步,但注定死在了无法把用户留住上。

现阶段微信强大的已经不是产品好用,而是承载了社会关系,如果还要创造一个有规模的社交平台,就要先思考好你的网络与微信的网络是重叠的吗?是被微信包含的吗?如果是你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成本才可能超越,难。

再比如,通信网络,例如中国移动。随着当年移动电话入网人数的提升,能联络的人越来越多,通信网络的价值便越来越高。可能大家都认为每个人有一个手机号码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这-代是通信网络的新增节点,直接获取了现存网络的存量价值。

但是在早年,移动电话是非常昂贵的,可能需要花上普通人一年的工资,入网的人并不多。但是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网络是打通的,形成了两个关联的、不断融合的网络,降低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增长难度。再往更久远的固定电话网络来看,搭建周期要比移动电话网络长许多。


  • 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 1877 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部署了中国第一套电话(2 台),外滩 - 十六铺的点对点通信;
  • 1949 年,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仅 0.05 %,26 万台;
  • 1978 年,中国固定电话普及率 0.38 %,214 万台;
  • 2003 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22562.6 万。

同年,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超越了固定电话。从第一台到 2.3 亿台,固定电话用了 126 年,而移动电话只用了 16 年(1987 年第一台)。

如果说移动电话利用了固定电话网络基建和人口基数的优势,那么抖音则充分利用了移动网络的优势,从 2016 年 9 月上架到 2019 年 2 亿日活,只用了 3 年。

01

为什么网络效应如此强烈?

具备指数级发展潜力

2 个点形成线,形成一对关系;3 个点形成三角,形成 3 对关系;4 个点可以形成 6 对关系;5 个点可以形成 10 对关系:

02

N 个点可以形成 N*(N-1)/ 2 对关系:


R = [N×(N-1)] / 2

那么假设微信已经有了 10 亿用户,理论上可以产生 500000000000000000 对关系(5e17),这便是壁垒。使用的用户越多,关系连接的可能性越高,粘性越高。

03

边际价值逐渐提升

节点越多,每增加一个节点的价值收获越大、成本相对越低。当 2 个点变成 3 个点时,增加了 2 对关系;当 10000 个点变成 10001 个点时,会增加 10000 对关系。

04

节点数越多,后期加入的节点能产生的价值越大,公式为:


δR = N-1

拿移动电话网络来举例,当网络里只有 100 名手机用户时,每个用户最多只能联系到 99 个人,能产生的沟通需求有限,移动商能收取的电话费也就相对较少(当然,早期可以通话单价更贵一些来取得平衡)。 但是当有几亿用户后,用户几乎可以联络到任何人,自然沟通需求就会增加,为通信商带来更多的收费机会,自然收益更高。这时候再多增加一个入网用户,通信商几乎不用为了他做任何事,只需要坐收话费即可。

节点退出成本高

由于网络的边际价值逐渐提升,维护一个节点的成本越摊越薄,因此需要收取节点的费用自然也会逐渐降低,这便建立了壁垒。如果用户要离开当前网络去一个更小的同质化网络,必然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以获取服务。

可能是物质上的成本,也可能是社交关系上的重建成本。想象一下,你要将微信好友都拉去 QQ 上交流有多难。网络效应虽然强烈,但也难以获得,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切实际,也要关注不具备网络效应的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