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如何识别需求?

什么是产品需求中,我们讨论了需求的定义和特点。在了解需求的属性之后,我更感兴趣的一点是,需求是如何被发现的?

为什么移动设备的大量出现,美团会发现外卖配送的机会?为什么 4G 网络的推出,会推动抖音、快手这些视频平台出现?AI 为什么在 22 年末突然火了而不是在 10 年前?识别需求相当重要,它能够帮我们厘清需求的发展脉络。

需求的迭代演进

许多需求在互联网没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人类天生就有吃饭、娱乐、社交的需求。围绕吃饭,我们会想如何吃得更好、更健康。在娱乐方面,我们会去思考如何让快乐和幸福变得更加易得。在社交方面,我们会想以不同的方式去彰显个人,宣扬观点,以实现自我价值。

不同的逻辑会衍生出来不同的需求。就拿 "吃饭" 这件事来说,为了吃得高级或者款待朋友,我们会花重金去高级餐厅吃饭。或者将食品食材作为财富的象征,比方说鹿茸、花胶、燕窝等等。又比如为了吃得更健康,市面上会出现相应的轻食、补剂,以及针对你的目标而量身打造的减脂或增肌饮食。

01

吃饭这件“小事”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多数人了解的方式都是口耳相传,哪家调味好,哪家食材新鲜。至于开在山里的农家乐,遇到也只能 "以身试毒" 得到反馈。信息以记忆的方式储存,而信息的交流则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这是一种最原始满足需求的方式。

在互联网普及之后,市面上有了地图软件、点评软件,信息扩散性的速度非常快。抛去带有营销性质的内容,餐馆能够以榜单、帖子的形式让每个人看到,心里有底。同时包括探店、试吃等类型的短视频流行,也进一步加快了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美食、优质餐厅的效率。

02

举一个社交领域的一个例子,目前我们熟知的社交产品,比方说国内的微信、QQ,国外的 Facebook,X(Twitter),这些社交产品并非一开始就是以 App 的形态出现。最早的互联网社交产品是个人网站,大家通过建站,在网站上放置个人的照片和信息,以此和其他人产生联系。

但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首先要购买域名、配备服务器,还有懂一点前端代码。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第二代社交产品,比方说 Chinaren 和 GeoCities,这类产品允许用户自行搭建组件建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03

美剧《绝命毒师》中,主角 Walter White 的儿子为其做的筹款海报。


04

古早的QQ空间支持用户自定义主页,支持调整应用展示和布局。


再往后,博客(blog)出现了,不同的作者每隔一段时间会在网址更新一篇新的内容。博客的好处在于它不像个人主页,用户访问过一次就知道你是谁了,博客的形式增加了更多访问量和互动。结合后续出现的 RSS 服务,只要有博主更新了博客,订阅用户就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社交媒体衍生出了两条分支。一条是创作方向,基于较低的流量成本、移动设备的升级以及机器学习算法,演变出了推荐能力。另一条路径是基于博客和熟人关系的演进,比方说 Facebook,Twitter(X)、LinkedIn。这些产品最终也不会止步于客户端的形态。

从个人网站到博客、Facebook、Twitter,再到 Instagram、TikTok、Clubhouse 以及如今正处于概念阶段的元宇宙、虚拟现实社交产品等等。需求一直存在,需求曾以不同的方式被满足过。但不同阶段的需求,使用产品的人群、影响的范围不尽相同。在一款产品走向大众、爆红的节点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尝试并体验过产品的早期和发展状态。

认知决定论

所以回过头来解答如何识别需求这个问题,产品经理识别需求最重要的一点是认知。你如何看待技术、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人群的喜好?

在博客的出现(2000年)的 5 年前,技术方案就已经成熟,但因为互联网整体认知的不足,博客的需求并未被立马发掘。Google Wave 在推出几年后就因为功能过于复杂最终关停,但后来许多热门的在线协作工具(比如 Slack)都采用了 Wave 的大部分功能。许多超前的需求都有人尝试做过,失败了,但这并不影响未来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诞生。

借由网络效应,现在互联网大部分对技术和环境的讨论都是超前的。或许说,我们不仅会讨论当下技术的难点,还会讨论未来需求和产品的形态。比方说当我们讨论所谓的 Web3 和区块链的时候,认知相当重要。Web3 是否是 Web2 的下一代版本还是说一个伪需求?区块链所宣传的去中心化理念是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说仅是对日渐集中化的世界的一种叛逆?认知决定了产品经理如何处理当下的需求,也决定着他们对未来的看法。

05

提示

了解产品为什么失败:还有一个提高认知的方式可能很少有人提及,就是去看产品是如何失败的。产品大佬们在关键节点是怎么做决策的?什么导致了失败,原因是什么?推荐大家去听潘乱的播客节目:乱翻书

微观层面的需求

在需求章节中,我花了较多篇幅去讨论宏观层面上的需求。之所以这样设置,原因在于许多产品经理很难站在一个开创者或者 Leader 的视角去看待市场和业务,缺乏这个机会。通过微观层面的探讨,可能会让产品经理对需求有更深的理解。

用研反映了什么

当你的女(男)朋友生气的时候,他们会说出自己生气的原因吗?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只会生闷气或者让你猜。工作中的客户也很少会说出自己的需求,比方说某个客户想要在 CRM 系统中增加某个功能,如果这个功能相当复杂,总不能耗费 1~2 个月的人力去做出这个功能。

用户会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Needs)吗?实际上,大部分用户提的不是 Demand 就是 Requirement,极少有人提的是 Needs。就像没有汽车的时候,人们会想要更快的马。没有灯的时候,人们会想要更大的蜡烛。

在用户研究领域,做调研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霍桑去研究如何提高流水线工人的效率,结果发现了霍桑效应。我们今天在做用户调研的时候同样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关于人的心理的变化。有可能在 1V1 面谈的时候,用户为了打破沉默,缓解尴尬局面,会特地说出调研者想听的话。或者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比较傻,忽略了自己操作时遇到的错误和问题。这导致产品经理会丢失一些关键信息。

霍桑效应: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


于是,洞察用户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很多文章都说过产品经理要有洞察的能力,洞察是个很高级的词汇,但在我看来,洞察没有那么玄乎,无非就是 "猜",去猜用户想要什么。


举几个例子:

  1. 老板跑过来找你,要让你做一个系统,能够快速处理复杂的报表数据。你一听就感觉这是工程量非常大的需求,那么你可以先做多轮提问,问清楚老板究竟想要什么,最终发现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命令处理就可以满足需求了,皆大欢喜。
  2. 但很多时候,需求都是上传下达的,到了你这就只剩下一句话了:做 XX 功能。一般这个时候进行多轮提问会很困难,总不能逐级上提或者跑去找大大大老板吧。所以你只剩下一个选择,洞察(猜)。做多几个类型的原型图给老板,最终会得到一个确定的方向或结果。

用户研究是一件很 "玄学" 的事情,玄的地方在于产品经理很难猜到用户究竟想要什么?有时候用户说过我想要某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的自定义程度很高,不太可能为用户专门定制化这个功能。那么在做过调研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用户其实想要的是自定义的能力。后来许多行情软件就支持了指标参数的自定义能力。这是从零散的需求中寻找共性。

相反,当产品研发团队或者营销部门提出要做某个大功能,比方做 CRM、SaaS 或者 OA,直接做一些行业通用(共性)的功能就不太适合了。一般不同的公司有独特的需求,这要求产品经理去寻找特性而非共性。那么做法还是相同的,多轮提问或者列个功能清单让其他部门选择。做出来的产品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是最符合内部运作需求的。

识别误区

很多产品经理经理(包括我)早期做需求的时候会遇到一个误区,接到老板或客户的需求就直接开冲,上手做。结果做出来就是难用,老板沉默,客户尴尬。他们不会说什么,毕竟需求就是他们提出的。你觉得自己能力非常好,做的东西大家都很满意,虽然没收到好评。

这种误区经常发生在内部团队和外部客户,由于各种原因。团队说想要一个功能,你做了不好用,团队也不会明面吐槽你。一是觉得耗费了人力工时,二是又不好意思接着提修改,成本较高,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先用着。做外部客户调研,客户说缺少了某某功能,你满心欢喜地给团队反馈做了出来,结果后续数据反馈使用率几乎没有。可能客户当时只是不得不回答,或者只是想搪塞你,尽快结束这场对话。

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去问那些用了产品的人。产品不好用,客户会在反馈群里开喷,这类需求是很明显的。某些问题和需求不明显的,就需要去找那些对产品认可的用户搜集意见。

在我们讨论需求 (Needs) 的时候,有很多的误区需要去识别,很多人会说我要一个解决方案,要一个结果。但是解决方案并不等于需求,产品或功能里的需求有很多,但是这些需求都隶属于一套解决方案。洞察解决方案中用户需求的真正目的,识别哪些需求是重要的,是贯穿产品经理洞察力修炼过程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