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竞品与行业
为了少走弯路、寻找新突破口,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分析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尽可能站在前人踩出来的路上前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是针对直接竞争对手的分析,之所以能称之为对手,势必在所处的行业、发展的方向、面向的用户群体等方面存在重叠。在蓝海市场,大家可以相安无事,但是在红海市场,竞争常常是一场大规模零和游戏,谁能最终成为老大,谁就有规则制定权。抓住竞争对手的弱点,发挥自身的长处是企业竞争中每天需要发生的课题。作为产品经理,在我的认知中:
提示
分析竞品 和 设计产品 的过程本质上是相通的。
还记得 如何写好产品设计文档(PRD)中的 Story Design(PRD)吗?分析竞品时我们依然可以遵从这个结构开展工作:
设计自己的产品 | 分析别人的产品 |
---|---|
版本说明 | 分析报告的版本 |
背景与目标 | 本次分析的目的,为了做新业务,还是为了研究某一个特定功能? |
故事介绍 | |
· 用户场景 | 用户使用竞品的场景 |
· 价值分析 | 竞品公开的、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
· 核心体验路径 | 竞品的核心使用流程 |
· 产品指标预测 | 对竞品重要功能的转化率预估 |
· 路径规划 | 竞品的发展历程 |
概要设计 | |
· 模块设计 | 竞品的模块结构 |
· 功能清单 | 竞品的功能清单:如何做清单调研 |
· 页面结构 | 竞品的页面结构 |
详细设计 | 竞品某些功能的详细使用方式 |
有没有发现,分析别人产品的过程和设计自己的产品居然是一样的。
这不完全正确,PRD 只是阐述一个产品的设计细节,并不能完整包含公司的战略、业务运营上的策略,也没有包含对所处行业的规模、潜力和竞争态势的分析。因此,我们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明确目标市场
首先要搞明白你产品所属的市场范围有多大。范围过大会导致力不从心,啥都缺;范围过小会导致过于自信,总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例如一个电商产品,需要明确:
- 服务的地域范围。国内还是国际化,一二三线城市还是四五六线城市;
- 服务的人群分类。学生、老年人、家庭、运动人群、某种专业领域的人群?
- 货品的主要品类、价格带、销售方式(零售、批发、ToB)、尾货等;
- 导购方式。是强搜索还是强品类导览,重算法还是重直播推荐等;
- 履约方式。自营全国配送、商家自配送、同城小时达;
市场边界定义清楚后才能够指导未来的分析深度。并不是所有做电商的产品都要和淘宝、京东去比较。
举几个例子,比方说在证券应用内常见的虚拟商品,比方说付费指标:
如果是实物商品,比方说瑜伽服饰品类,它的分类大概是: